讓頭皮也回到25歲,擺脫從27歲後的斷崖現象


 

頭皮的老化速度是臉皮的 6 倍!

現代社會對臉部保養投入大量時間與經濟資源,但頭皮保養常被忽略。據臨床報告與消費者調查,頭髮質量多在27–28歲達到高峰,之後出現變薄、斷裂、光澤下降與毛流不整等現象。另一方面,女性在50歲左右雌激素銳減,與更明顯的髮質惡化與掉髮相關。此外,頭皮組織的退化(如彈性下降與鬆弛)也會影響上方軟組織位移,進而影響臉部輪廓與皺紋形成。因此,頭皮保養等同於臉部保養,都應納入日常保養之列。
 

你的肌膚25歲,那頭皮呢?

頭皮臉皮其實同一張皮!日本皮膚科專家不斷提倡「頭皮保養就跟臉部保養一樣重要」,甚至可以說,保養好頭皮,才是防止臉蛋下垂的關鍵。根據網路溫度計在2024年的調查,現代人臉部保養越來越年輕化、願意投資大筆時間與金錢成本,打造完美無瑕的肌膚,一個月花10萬元在買保養品越漸稀鬆平常。既然,你這麼努力,讓自己外表重回25歲,如果頭皮也一起回到是25歲,才是最佳的抗老策略。
 

為什麼頭皮比臉更快老?揭開五大生理機制

👉 膠原流失的連鎖效應:從毛囊到臉型的老化傳導
頭皮皮膚含有豐富的毛囊、皮脂腺與豐富的膠原蛋白/彈性纖維。隨年齡增長,真皮層膠原與彈性蛋白密度下降、基底膜厚度改變、毛囊微血管密度降低,導致毛髮營養供應與廢物清除效率降低。頭皮皮下脂肪層的變化也會使得頭皮張力與位置改變,進一步影響臉部下垂。

👉 頭皮循環不順=髮質走下坡
毛囊與真皮依賴良好微循環提供氧氣與營養。血流減少會使毛髮進入休止期的比例增加,降低毛髮直徑與強度。頭皮按摩、局部活血成分與低能量雷射等干預可改善局部血流。

👉 從27歲巔峰到50歲斷崖:荷爾蒙與髮質的祕密連動
雌激素、雄性激素與甲狀腺素等影響毛囊週期與皮脂分泌。女性停經後雌激素下降常伴隨髮量與髮質惡化;此外,局部對雄性激素敏感性的增加會造成雄激素性脫髮。

👉 頭皮上的小宇宙:微生物如何影響髮質與老化
頭皮的皮脂分泌、角質層狀況與微生物生態(包括馬拉色菌與細菌群落)會影響發炎反應與皮膚屏障功能。過多或過少的皮脂、角質堆積或微生物不平衡都可能促進慢性低度發炎,傷害毛囊與真皮結構。

👉 自由基風暴下的頭皮:隱性發炎讓你看起來更老
紫外線、環境污染、生活壓力與飲食等會增加自由基與氧化損傷,促使蛋白質與脂質氧化、膠原降解,造成組織功能退化

 

頭皮年齡幾歲?七大老化指標輕鬆自我檢測


臨床上可從以下指標可評估頭皮老化與髮質變化:

  1. 外觀指標:髮色改變、光澤度下降、毛髮變細、蓬鬆度改變、斷裂、分岔。

  2. 皮膚彈性:頭皮回彈時間、可測得的彈性模數(Cutometer 等儀器)。

  3. 微循環:多普勒或近紅外血流量測。

  4. 皮脂與角質:皮脂測量、角質鏡檢查。

  5. 毛囊測量:毛髮密度、平均直徑、毛髮週期分布(生長期/退行期/休止期比例)。

  6. 生化與分子標記:膠原降解產物、炎症標誌物(IL-6、TNF-α 等)、氧化損傷指標。

  7. 影像評估:微攝影、皮膚超音波或光學相干斷層掃描(OCT)以觀察真皮結構與毛囊
     

最後,讓頭皮也回到25歲之七大抗老日常策略有:

  1. 溫和清潔:使用適合自己皮脂與頭皮狀態的洗髮習慣。

  2. 定期去角質與控油:幫助毛孔通暢,避免毛囊阻塞。

  3. 促進血流:每日按摩與活血成分可改善循環。

  4. 抗氧化與抗發炎:維生素E、C、多酚類能抵禦自由基。

  5. 防曬與屏護:使用帽子或頭皮專用SPF。

  6. 營養補充:蛋白質、鐵、鋅、維生素D與B群不可少。

  7. 避免化學與熱損傷:減少染燙與高熱造型。

 

結論

頭皮老化是一個被低估但與髮質變化和臉部外觀老化密切相關的重要議題。早期介入(包含日常頭皮保養、生活型態調整與必要時醫學治療)都有潛力延緩或改善髮質惡化與頭皮鬆弛,進而對臉部輪廓均能產生正面影響力。

 

【閱讀更多】

📖 營養師揭密:落髮不只是壓力和遺傳,這六大營養素才是你該補的關鍵!
📖 吃的保養品!?玻尿酸、膠原蛋白真的有效嗎?想養顏美容卻不敢醫美的人必看QA大哉問!

📖 如何變白?6大美白方法要學會,怎麼變白最快秘訣都在這!
📖 藻紅素比葉黃素更有用?一次搞懂藻紅素/蝦紅素的來源、功效!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